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后来居上成绩斐然
信息来源:阜新日报
我市蔬菜保护地建设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取得历史性突破。2007年8月31日,全省设施农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对我市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参加现场会的同志于31日上午在副市长敖秉义等人的陪同下,先后到阜蒙县、阜新镇白玉都村暖棚生产小区、王府镇河东村暖棚建造现场和市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参观。之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马如军代表市农委首先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马如军说,阜新地区近些年旱灾频繁发生,特别是去年夏旱秋吊,沉痛地教育了各级干部和群众,在省农委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发展保护地生产做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实现减灾避灾的战略举措,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各部门协调配合,去年新建保护地1.5万亩,是上年度的3.7倍,成为历史上蔬菜保护地建造数量最多的一年;今年到目前已完成4600栋,是推广春建棚以来在春季完成数量最多的一年。由于去年新建棚获得了较好效益,使广大农民建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蔬菜保护地建设与生产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马如军从以下方面介绍了阜新的做法与经验。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二是外出观摩,转变观念;三是整合资金,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主推建棚模式,提高投入产出比;五是聘请技术人员,实行保姆式技术服务;六是推广“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提高规模效益;七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生产效益;八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产品销售范围。
省农委副主任孙轶在会议总结中对我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阜新市委书记、市长对设施农业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领导力度大,资金整合力度大,设施农业建设后来居上,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阜新有可能变为设施农业的优势区之一。他在部署全省发展设施农业做为农口的第一要务,努力解决各级领导重视而业务部门工作跟不上去的问题;解决今年初雪灾之后尚未全面恢复生产的问题;解决土地调整中百姓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闲置的旧棚尚未完全利用的问题。要整合各方面资金,保证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棚体建造要追求效益好、成本低。要大力提倡膜下灌溉;搞好棚前土地利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新建棚区,必需配备一名技术人员,并把农民学习新技术重视起来。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农委、省农电局、省农信社、省农科院、沈阳农大领导,省农委有关处(站)负责人,各市农委分管副主任和29个项目县(市、区)的主管副县长。
|
[ 关闭窗口 ] |